◎ 顏利真
繼林麗雲老師在今年二月揭露教育部突然重修國文課綱、增列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」為「必選」的內幕之後,日昨又有多名學者站出來反對教育部的蠻橫作為;對此,身為高中國文教師多年的筆者認為,台灣的文學教育已經走到斷崖邊,此刻,我們必須停下腳步,重新檢視、通盤檢討整套教育設計。
筆者認為,現今的文學教育有兩個嚴重的大問題:
一、這是一套「背離土地」的文學教育。沒有土地,就沒有文學,然而目前我們的文學教育卻是不斷地教學生「背離土地」,只知道中國的「都江堰」,卻不認識台灣的「嘉南大圳」;只會背誦「赤壁賦」,卻不知道「旗後古砲台」的歷史等,凡此種種,不知凡幾。
二、這是一套「鎖進中國」的填鴨式教育。現今的課綱,除了必修的「國文」有高達四十五%至六十五%的文言文以外,列為選修之一的「國學常識」以及必選的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」,都在灌輸學生違反民主、背離公民意識的內容,試問,我們的孩子腦中塞進了多少你我都陌生的「劉勰的文心雕龍」、「鍾嶸的詩品」、「曹丕的典論論文」、「陸機的文賦」、「孔孟的之乎者也」……。
以上兩者,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、多元學習的機會,最終讓學生的心靈枯死在中國文化的醬缸裏。因此,筆者認為,我們必須重新建立我們的「國」文課綱:
一、重視母語教學。
二、建立一套具有台灣特色的「山海文學」課程。
三、建構以四大族群為基礎的文學內涵:包括(一)台語文學;(二)客語文學;(三)原住民文學;(四)華語文學。
四、開拓學生的文學視野,廣泛教授世界文學。
五、設計「文學行腳」活動課程,讓學生走出進室、親近土地,走訪文學館、紀念館、博物館、美術館、歷史景點、參與田野調查、體驗原民生活、客家生活……,真真實實感受「土地」的力量;經驗可以豐富想像,如此一來,相信學生的作文能力也將獲得提升。
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一張「十二迷途羔羊 攀高山找回人生」的照片,這十二名國中生,藉由攀登百岳,在廿一天內就找回自己,足見:讀「四書」並不能反霸凌、也不能救品格,唯有親近土地、閱讀自己,才能找到自己。
(作者現任新民高中教師,台中市民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